完了!我被“苏超”的成吨快乐包围了!
最近一段时间
不管您懂不懂足球
看不看足球
大概率能刷到“苏超”

“苏超”全名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
(是不是奇怪名字里没“超”)
由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各设区市政府联合主办
参赛队是
江湖人称“十三太保”的
江苏13个设区市

↑13支队伍队徽一览
以城市为名
只要身份证是本地的
或已在本地落户
甚至只是在本地工作、学习
不管身在何处
是不是职业球员
只要有水平、有意愿
都能代表这个城市出战
说到这里
有人可能想不明白
这么一个比赛
凭什么网络关注度赶上同期的欧冠
现场观众能上万

↑第三轮盐城主场对阵淮安,创下前三轮单场上座人数新高
小编想说
那恐怕是因为“苏超”太快乐了
5月10日开幕以来
“苏超”的画风逐渐改变
“散装江苏”“内斗大省”
这些网络老梗
旧瓶装新酒
让一个足球赛
变成了“全民造梗大赛”
网友说
“苏超”踢的不是球
是“十三太保”的江湖地位
通过叠加
文化、美食、经济、历史、地理等等元素
花式“德比”层出不穷
主打一个“没有假球,全是恩怨”
——南京队打南通队
成了“真南哥”之争

↑选择题:A:南京 B:南通 C:灌南(连云港下辖县) D:戴南(泰州下辖镇)
——徐州队VS宿迁队
是刘邦、项羽(老家)
时隔2000多年的宿命对决
——三轮后积分倒数的苏锡常
从苏南三强降为“太湖三傻”

↑苏州新闻用AI做视频为球队鼓劲
——新晋万亿之城常州
三连败后变身“十三妹”
网友们(包括常州人)都说
留给常州的笔画不多了:

↑随着“苏超”连败,网友口中的“常州”笔画越来越少
——各地大屏也来凑热闹
一个个爆梗亮相街头
主打一个不服

↑扬州队与常州队的比赛,被戏称为“炒饭之战”:扬州炒饭VS萝卜干炒饭
——更“致命”的是官方造梗
地方官媒纷纷下场
“南京发布”一句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
打响了官号“大战”
对此
各地网友们的反应基本都是这样的↓

可以说
这段时间
“苏超”承包了网友们
大部分的笑点
大家都对下一轮翘首以盼
期待“整活大赛”再出新章
等等
您以为“苏超”能火只因为玩梗吗
小编一位朋友
就发现了不对劲

一直以来
我们发愁中国足球搞不上去
发愁职业联赛没有人看
但“苏超”三轮上座18万多人
场均一万多观众
他们真的是纯看球吗?

↑苏州队与无锡队打平,苏州“保住了太湖”,无锡“保住了机场”
有网友说
比赛虽然很激烈
别说和欧冠比
比国内职业联赛水平也差很多
但是
当老百姓愿意为家乡荣誉较真
城市体育运动发展的引擎
根本不用外界“踩油门”
强大的全民代入感和参与感
是老百姓愿意走进球场的原动力
当市民愿意为家乡呐喊
城市的向心力就已经赢了

↑扬州队客场获胜后,球员们致谢球迷
其实吧
很多观众的出发点不是看球
而是对自己家乡(也可能是第二故乡)
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比赛内容没那么重要
输赢也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
“我要去为我的城市加油”

↑一位在南京上学的徐州人,一语道破看球的“真谛”
因为这种认同感
无论是赢球的还是输球的
无论是主场还是客场
小编在这些“球迷”脸上看到了
满满的快乐
你可以不喜欢足球
但喜欢身边的赛事
就像龙舟赛场边的气氛组
就像榕江“村超”
当本地乡亲都为赛事上心上头时
这样的体育才是群众体育、人民体育
这样的体育才接地气、不缺人气
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要论“苏超”火了谁最高兴?
可能各地文旅局长的“快乐指数”
要远高于体育局长
毕竟,比赛踢不赢
体育局长还可能觉得没面子
文旅局长的想法可就不一样了
三连败又如何?
第三轮比赛前48小时
常州已经高调发布
——端午三天
全市A级景区对持扬州身份证游客免门票

很多扬州朋友没去看球
景点可一个没落下
一个端午节
超过10万扬州人“下常州”
“跟着赛事去旅行”玩出了新花样
有网友一针见血:
你以为常州输了
其实人家赢麻了
赢麻了的其实是整个江苏
这一波城市宣传热度
是投多少广告
花多少银子
都换不来的
当每个市民都仿佛成了自家城市的代言人
足球场已化身城市软实力擂台
表面“散装”的背后
是一个个各有特色、实力强大的城市
官方、民间齐心造梗甚至自嘲自黑的底色
是一个个普通人对城市的热爱
对生活的热爱

毕竟说到底
快乐与热爱是人最重要最核心的动力
今日的点滴快乐
涓流不息
谁知道未来会汇聚成
怎样的江海呢?
记者:王恒志
来源: 新华网
新华走笔丨一碗襄阳牛肉面里的千年城事
微信里有位备注为“襄阳牛肉面”的好友,是个在武汉开面馆的襄阳人。他前后换了三次门店位置,我都跟着找了过去,就为吃口他家的面,直到最后他因各种原因离开武汉回了老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襄阳牛肉面。在武汉,也时不时钻进巷子里寻一家襄阳牛肉面馆,守护味蕾的记忆。

襄阳牛肉面。杨东摄
很多地方都有牛肉面,襄阳牛肉面有什么不一样?这还得回到那藏在街巷里的一家家面馆和小面摊里寻找答案。
天未全明,曙色尚薄。襄阳街巷里,零星的几盏灯已经亮起,灶台上冒着热气的大锅,一锅是红汤,醇厚油亮,锅下灶火彻夜不熄,大块牛骨与红辣椒、花椒等各式香料在细火煨炖中慢慢融合,骨中精髓融于汤中,赋予汤底浓郁肉香。还有一锅白汤用来煮面,升腾的热气顺势裹着牛肉香味,沿街流淌。
“老板,二两牛肉面,一碗黄酒!”每天唤醒这座城市的,就是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面馆门前,人影渐稠。老板利索地抓起一窝碱水面,丢到长柄的竹笊篱中,再塞上一把脆生生的绿豆芽,浸到滚滚的沸水里,手腕不时上下颠动,竹笊篱随之抖几下。隔个半分钟,老板手臂一扬,竹笊篱反扣粗瓷大碗中,刚好豆芽在下、面在上。此时再浇上那赤红浓醇的牛骨汤,铺上大块牛肉或牛杂,有爱吃辣的人,老板会给多加上一勺辣油。
碗中汤色红亮油润,上浮一层厚重牛油,令人食欲大开。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筷子挂着红汤的碱水面,混着脆嫩的豆芽,吹上几口后,便嗦下了肚,热辣的气息趁机窜进喉咙。如果是第一次吃,“呛辣”的感觉会很明显,但只是短暂的。各种香料在牛油的烘托下散发出复合香味,尤以花椒的麻香最为突出,一边无限放大自己,一边削弱我对其他味道的敏感度,让人在“热辣滚烫”中停不下来。
扭头看看周围,就算犄角旮旯的位置,一大早也是座无虚席,众人皆是清一色的动作:一边大口吹着面条想赶紧吃,一边手拿纸巾擦着汗,还要小心翼翼地提防红油溅到身上。若看见他们像北方汉子一样,吸一口面,啃一口大蒜,甚至来口酒,也不必觉得太稀奇。因为油厚、麻辣,当地人化解油腻的法子,往往是配上一大碗黄酒,或是吃几瓣生蒜,顿时胃暖肠饱,浑身发热,倦意全消。

食客在襄阳南街附近一家面馆前排起长队。谢勇摄
再回味,麻、辣、鲜、香,辣中藏香、香中带麻,在舌尖上层层铺展,全都融在这一碗襄阳牛肉面里,着实惊艳。这滋味,不仅是襄阳人每日唤醒味蕾的密码,也让外地人得以通过这一碗面,触摸一座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
打开地图,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它既扼守着南下与北上的陆路通道,也占据东进与西出的水路要津,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冲,也是古诗词里文人墨客的荟萃之地。两汉时期,襄阳的水陆码头地位更加凸显。东汉文学家蔡邕在《汉津赋》中这样描述襄阳码头:“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
到明清时期,襄阳“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南来北往间,建起20多个会馆、30多个码头,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当地老者告诉我,襄阳牛肉面正是衍生于这南北交融的市井码头文化。一方面,码头工人大量聚集,带来了饮食的繁荣,汉江边布满了各种小面馆。另一方面,为了节省工人时间,老板在头天晚上就将碱水面放锅里焯水,六七成熟时捞起来,洒上些豆油或色拉油摊晾以待第二天用。
经过时间的漫长淘洗,襄阳牛肉面兼收并蓄其他地方面条的做法,由最初的牛杂、牛肉面,发展到豆腐面、海带面、猪血面、炸酱面、酸辣面等十几个品种。南来北往中,八角、桂皮、花椒、草果、丁香、肉蔻等不同地区的各种香料汇聚襄阳,成为襄阳牛肉面麻、辣、鲜、香的基础。川渝特有的“麻辣”味型,加上北地的大蒜、醋和酒,泼辣中带着粗犷,更丰富了襄阳牛肉面的层次。食客还尽可随心撒一把脆生的葱、一把青绿的香菜、一勺鲜爽的蒜泥,那碗面便又多了一分私人定制的味道,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皆可于此寻得落脚的滋味。
如今,走在襄阳,几乎每条街巷里都有牛肉面馆。店名虽都写着牛肉面,其实不过是个统称,在浇头制作过程中除了牛肉,通常还会有牛杂、海带、豆腐等。每家的滋味也不尽相同,关键是汤料的配方,在南北文化交融、东西观念碰撞中,各家都有了独门秘方。我在一桥头、红光路、幸福小区吃过那些颇有名气的馆子,也光顾过农贸市场里、车站旁的无名面馆。要问我哪家牛肉面最好吃,还真说不上来,皆有各自的精彩。

外地学员在襄阳学习制作襄阳牛肉牛杂面。
汇通南北,亦南亦北,这座城因此而开放、包容、大气,也塑造了爽直侠义的江湖气魄。而襄阳牛肉面便是这一切的具象。
清晨,襄阳樊城区长征路的“龙掌柜”牛肉面馆内,碱水面、汤料、小葱、香菜……整齐摆放在操作台上。“90后”老板曾成龙和往常一样,一边熟练煮着面,一边热情与顾客打招呼。
这家面馆的特别之处,在于门口一块显眼的红色标牌,上面写着:“人在外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本店为您提供A套餐,不图回报,只希望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这是‘暗号’,小声告诉店员你需要A套餐就可以了。”曾成龙说,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得顾及别人的感受。曾成龙的面馆推出“A套餐”已近6年,每年都要送出四五十份,套餐里包含一碗豆腐面、一个鸡蛋、一杯豆浆或黄酒。
一口面,一口黄酒,是襄阳饮食文化的鲜明特色,也是襄阳人骨子里的侠义精神。藏在市井中的牛肉面馆,还有不少类似曾成龙这样的老板,有同样送爱心餐的,也有热心参与公益的。
在襄阳2800多年的建城史中,于小重情重义,于大胸怀家国,于己温厚坚毅,于外包容共进,始终是襄阳人深入骨髓的品质。
一碗市井烟火,容纳八方文脉。千年城事藏在书中那些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故事里,也在街巷瓦肆的市井面馆中。以至于襄阳牛肉面不仅仅是一道美食,也慢慢变成了这座城市的一个文化符号。
近年来,襄阳围绕“一碗面”,持续做好“链”文章。2020年,“襄阳牛肉面”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2021年,襄阳出台《牛肉面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规范襄阳牛肉面产业发展;2025年初,襄阳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襄阳牛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打造千亿级襄阳牛肉面产业。

襄阳市樊城区一食品产业园的主播正在直播带货襄阳牛肉面。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襄阳牛肉面”经营主体2.8万多家。襄阳本地有近7000家,其中24小时面馆超过百家,已培育出从面条、牛肉、豆腐、豆芽等生产加工到电商配送的牛肉面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60亿元,全产业务工人员3万余人,劳务纯收入总额26亿元。
从街边面摊面馆,到“襄故里”“楚牛襄”“襄面郎”“老樊城”等一批具有襄阳历史文化特色的品牌牛肉面不断被开发出来,走向国内外市场,不仅缓解了远方游子的乡愁,也为更多人了解古城襄阳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市井滋味,城市记忆。倘若,以后在你的城市,遇到了一家襄阳牛肉面馆,不妨进去唤一声:“二两面,一碗黄酒。”或许它会让你更加期待早点与襄阳相遇。而襄阳的晨曦中,自此也将永远有一碗面,等待你的奔赴。(侯文坤)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问答
当你特别想辞职换一份新工作的时候,你会如何改变现在的自己?
您好,我是农村诗诗,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想辞职换份新工作的时候。你肯定已经厌倦了目前的工作环境。要么薪水给的不高。或者提成少发了。所以你才想到了离职。...
怎么修改作文?_作业帮
[回答]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找毛病”:第二步,“动手术”.“找毛病”,可以根据写作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一查审题是否正确,二查中心是否明...写中修...
计算时换算时怎么把度分秒化成度_作业帮
[回答]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60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60把度分秒化成度的问题,先将秒化成分,再将分化成度.比如34°24'36"=34°24.6'=34.401°(36"=0....
当你换了新工作之后,应该如何开始和适应自己的新工作呢?
换工作后仍是基层员工,与在新岗位上担当主管,顺利开展新工作时对人的要求是有区别的,所以要有所区别。我自己有过几次更换工作的经历,入职后,有跳过坑,也有...新...
因为工作上的问题很不开心,想换工作了有什么好建议,做销售的(卖衣服)?
2.由公司、行业原因所导致的职业天花板低,个人发展受限。人是一种需要希望的动物,我们努力搬砖是为了让未来变得更好。但是如果你所处的行业正在走下坡路,或...
公司市值一个亿,可以换成现金吗,身价几个亿,是指现金吗?
公司市值一个亿,可以换成现金,但是换成现金未必就会有一个亿,可能会少于一个亿,身价几个亿,一般不是指现金,而是总资产,总资产中占据大头的是持有公司的股...
改错别字:直接了当,锐不可挡,旁证博引,鸠占雀巢,自抱自弃_作业帮
[回答]直接了当改:直截了当锐不可挡改:锐不可当旁证博引改:旁征博引鸠占雀巢改:鸠占鹊巢自抱自弃改:自暴自弃直接了当改:直截了当锐不可挡改:锐不...
孩子上幼儿园,学校又换老师了,你会反对吗?
又到了开学季了。我家大宝今年就遇到换老师的情况。报名前上学期教过的老师突然在微信群里说自己和生活老师因为私人原因不做了,由另外两个老师接替她们的工作。...
当女生对你说换男朋友怎么回复?
女生说要找别的男朋友,你可以回复她,祝她早日找到自己心爱的男朋友,既然女生都这样说了,也就是说不喜欢你这个男朋友了,要换男朋友了,所以她要找别的男朋友...
在一家单位工作上2年多就腻了,想换单位,怎么办?
只有做到这些,你才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殊途同归,所有的工作都是如此,你就算跳槽去了另外一个公司,就算跨行业,你都能够迅速掌握到行业的规律。如果你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