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时代科技 AI时代,Z世代的“第一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用户投稿 6 0

AI时代,Z世代的“第一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z时代科技 AI时代,Z世代的“第一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智东西

编译 | 李夏

z时代科技 AI时代,Z世代的“第一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5月29日消息,据外媒Futurism最新报道,AI正在“摧毁”Z世代(通常指大约出生在1995年到2010年之间的一代人)稳定就业的希望。据统计,自1986年首台自助结账设备面世以来,全球已部署超过21.7万台,门店上线一年内平均可减少35%至40%的入门级岗位。

这种趋势不仅带来了岗位流失,也引发了人们对系统稳定性、监控隐私和用户体验的广泛质疑。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与自助结账设备替代入门级岗位类似的事件正在40年后“重演”,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应用,Z世代在步入职场关键阶段时,正遭遇入门级岗位快速消失的冲击。

一、入门级岗位正被AI迅速吞噬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一份最新报告,美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正在上升,表明入门级岗位正在以更高的比例被AI所取代。

在22至27岁年龄段,计算机科学等STEM领域的就业率较2022年下降了8%。报告指出,这一趋势预示着就业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历来,应届及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现在情况不再如此。

报告还强调,尽管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的过程本就存在就业空窗期,但如今这个群体的失业增长速度已超过整体失业率,说明入门级岗位变得越来越难找。

二、白领与蓝领都难逃冲击,社会影响或持续加剧

社交平台LinkedIn的高管Aneesh Raman在一篇专栏文章中也表达了相同的担忧。他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入门级岗位市场。

例如,曾是初级软件工程师试验场的基础编码和调试任务如今已被AI自动化取代,尽管这些技术仍存在不少问题。

不止是科技行业,法律和零售业也遭遇了类似冲击。大律所中原本由新人完成的文书处理工作,正在被AI接管;零售业的客户服务则交由AI聊天机器人处理——这令大量消费者感到不满。

虽然这些变化看似局限在特定行业,但Raman提醒我们,劳动市场是一个高度关联的生态系统,白领入门岗位的剧变,可能会对整个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如果入门级岗位大量消失,那些没有人脉或家庭背景支持的人,将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高的门槛。”他写道。“而类似的大规模经济变革,往往会引发整个社区的连锁反应。就像美国中部地区制造业的消失,带来的不仅是收入损失,更是深远的社会和政治动荡。”

三、AI是真正的技术革新,还是掩盖就业恶化的遮羞布?

至于AI是否真的具备替代应届毕业生工作的能力,这仍然存在巨大争议。大量研究报告表明,当前人工智能的真实能力远不如媒体所宣传的那样具有颠覆性或全面取代人类。但这些AI颠覆故事,往往来自高管和科技巨头。

在社交平台LinkedIn针对3000多位企业高层的调研中,63%的人认为AI将在未来接管那些通常由初级员工承担的重复性任务。越来越多迹象表明,这些所谓的技术创新叙事,可能只是遮掩更广泛、甚至更恶性的就业趋势——例如劳动零工化的加剧。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和劳工权益组织也在发出警告:AI革命最先冲击的,往往是职场上最脆弱的群体——不仅包括职场新手,还包括少数族裔、移民和年长劳动者。当AI时代滚滚而来,最先断裂的就是职场阶梯的底层台阶。

结语:在技术洪流中寻找“第一个阶梯”

Z世代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职场现实:不再是从底层做起,而是底层已经被技术吞噬。当起点都被抹去,社会流动的阶梯也变得愈加陡峭而遥不可及。这并非一个单纯的技术替代问题,更是对教育体系、就业政策和社会安全网的系统性挑战。

如果不能及时构建出新的第一阶梯,保障年轻人能够顺利迈入职场,不仅一代人的发展机会将被剥夺,整个社会也将面临人才断层、阶层固化甚至社会不稳定等更深远的隐患。AI时代真正的考验,不是技术是否先进,而是我们是否做好了接住每一个刚起步的人的准备。

来源:Futurism

当 Z 时代撞上端午节:这些新玩法让屈原都想点赞?

z时代科技 AI时代,Z世代的“第一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图片由AI生成

在 2025 年的端午前夕,社交媒体上突然掀起一股 "屈原很忙" 的二创热潮:有人给汨罗江 P 上了赛博朋克风格的霓虹灯带,有人让屈原 cos 成古风动漫男主直播包粽子,更有游戏公司推出 "端午大作战" 限定皮肤 —— 当这个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遇上 Z 时代,一场关于文化基因的潮酷裂变正在悄然发生。

一、当古老习俗撞上 "赛博结界":传统正在被重新解码

在成都锦里的端午市集,00 后摊主小陈的摊位前围满了举着手机的年轻人。她设计的 "端午盲盒香囊" 里,除了传统的艾草、薄荷,还藏着解压捏捏乐、AR 打卡贴纸和手写祝福签。"上周在抖音发了开箱视频,播放量直接破百万!" 小陈的成功不是个例,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前两周,# 端午新国潮 #话题在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突破 37 亿次,年轻人用镜头重新解构着这个古老节日。

z时代科技 AI时代,Z世代的“第一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图片由AI生成

龙舟竞渡变成了 VR 电竞挑战赛,菖蒲艾草化作潮牌联名的设计元素,甚至连屈原的《离骚》都被改编成说唱单曲。上海某高校的汉服社成员们穿着改良版端午主题汉服走秀,衣袂间绣着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屈原生平的互动动画。这些看似离经叛道的操作,实则是 Z 世代特有的文化翻译 —— 他们用数字时代的语言,将端午从历史课本里的固定符号,变成了可以随时互动的 "顶流 IP"。

二、粽子江湖的 "甜咸大战" 升级:万物皆可包的解构主义

走进便利店,货架上的粽子正在上演 "魔幻现实大片":螺蛳粉粽子里藏着会爆汁的酸笋粒,奶茶粽子夹着 Q 弹的珍珠爆浆,甚至还有玩家自制的 "盲盒粽子",用可食用墨水在粽叶上印上谜题,剥开才能知道内馅。某网红食品品牌推出的 "端午解构主义礼盒",把粽子拆分成糯米球、馅料包、调味包三部分,让消费者体验 DIY 的乐趣,预售首日就卖出 20 万份。

z时代科技 AI时代,Z世代的“第一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图片由AI生成

这种对传统食物的大胆改造,本质上是年轻人对 "仪式感" 的重新定义。当长辈们还在为甜咸之争面红耳赤时,Z 世代早已跳出二元对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饮食哲学。在 B 站美食区,UP 主 "吃货研究所" 制作的《粽子的一万种打开方式》系列视频,用分子料理手法将粽子变成可饮用的 "粽味奶盖",播放量超过 500 万次,弹幕里满是 "原来端午还能这么玩" 的惊叹。

三、从 "纪念屈原" 到 "自我表达":节日仪式的功能迁移

在长沙橘子洲头,一场别开生面的 "端午诗会" 正在进行:年轻人穿着汉服朗诵自己创作的现代诗,用 AI 绘画技术实时生成诗句对应的端午场景。"与其说是纪念屈原,不如说是借这个舞台表达自己。" 活动组织者小周说,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把传统节日当作文化坐标系,在古今交织中寻找自我认同。

z时代科技 AI时代,Z世代的“第一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图片由AI生成

这种功能迁移还体现在社交平台的互动仪式中。微博上的 "端午许愿接龙" 话题,吸引了 120 万用户参与,大家在屈原的卡通形象下写下自己的心愿;小红书上的 "端午氛围感穿搭" 教程,教你如何用艾草手环、五彩绳配饰打造国潮造型。当节日的核心从 "祭祀先贤" 转向 "自我呈现",端午不再是单向度的文化灌输,而是变成了可参与、可创造的社交货币。

四、在解构与重构之间:传统节日的破圈密码

面对这股端午新潮流,有人担心传统会在解构中丢失本真。但故宫文创的成功案例或许能给我们启示:当端午元素被融入盲盒手办、剧本杀、脱口秀等年轻人喜爱的形式,反而让更多人主动去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数据显示,今年端午期间,《楚辞》相关书籍的销量同比增长 68%,屈原的生平纪录片在视频平台的点击量突破千万。

这让我们看到,Z 世代对传统的热爱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带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去激活文化基因。就像他们给屈原设计的二次元形象里,既有峨冠博带的古风元素,又有代表科技感的光剑配饰 —— 这种古今融合的审美,恰恰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最佳打开方式。当我们担心传统会消失时,年轻人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文化传承,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陈列,而是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进化的生命共同体。

z时代科技 AI时代,Z世代的“第一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图片由AI生成

站在 2025 年的端午节点回望,我们会发现这个节日早已不是记忆中那个粽子与龙舟的简单组合,而是变成了容纳多元表达的文化容器。当 Z 世代用盲盒解构粽子、用 VR 重构龙舟、用二创活化历史,他们其实是在完成一场庄重的文化成年礼 ——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铭记。或许正如屈原在《离骚》中所写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传统节日的传承之路,正需要每一代人带着新的时代密码继续探索。

今年端午,你准备用哪种方式打开这个古老又新鲜的节日?是尝试网红粽子的神奇口味,还是在直播间围观一场赛博龙舟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创意过法,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端午节还能玩出多少新花样!

相关问答

z世代是什么意思?z时代是什么意思-全球纺织网纺织问答

[回答]主要指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以至于2010年前出生的人,Z世代泛指95后和00后,即1996年到2010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传说中的95后。中国的“Z世代”人口总数...

有明白的给说一下,z时代什么意思?

Z时代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指新时代人群。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影响比较大,又被称为互联网时代。Z时代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指新时代人...

z时代什么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千禧一代(GenY)之后的青年群体,他们谙熟数字科技,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的影响极大。另外,Z世代的成长对于消费市场的影响力也日益凸显。...

z时代和y时代是什么意思?

Z世代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也指新时代人群。新的“Z世代”是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

中国移动Z时代是啥?

答:中国移动“Z时代”,网络释义为:1995年-2009年间出生,“既有全球性又有深刻民族认同”的一代人。他们的显著特点是“高度依赖互联网生活”,“通过互联网...

YZ时代是啥?

Y时代和Z时代都是指代不同年代出生人群的特征。Y时代:出生于1980~1994年间的人群,也称网际世代。Y世代开始拥抱互联网,偏好线上线下全渠道、多进程的工作环...

为什么称95后为z时代人?

AB社通过在高校引导“兴趣圈”的建立,高频率组织各类电音Party、电竞大赛等兴趣圈活动,快速将一批Z世代青年转化为社团的私域流量,将商业娱乐化,之后在其“AB...

95后为什么叫z时代?

是1995年以后至2000年出生的年轻一代人群,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世界的一支主力军。据统计,目前中国的95后至05后群体已达2.64亿人,占据总人口的18.9%。他们正在创...

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区别?

意思不同,Z世代指的是1995-2009年之间出生的人,也就是常说的新新人类,而千禧一代指的是2000年之后出生的人,在这个时代的成长的年轻人从小就可以接触到很多新...

Z时代标签是什么意思?

Z世代标签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也指新时代人群。Z世代,也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